`
jimmee
  • 浏览: 529935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杭州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无向图深度优先算法

阅读更多
所谓深度优先:从图中某个初始顶点v出发,首先访问初始顶点v,然后选择一个与顶点v相邻且没被访问过的顶点w为初始顶点,再从w出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,直到图中与当前顶点v邻接的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。显然,这个遍历过程是个递归过程。
对于一个无向图的深度优先访问,需要注意,每条边被访问了两次,对边的第一次访问v-w,存在两种情况:第一种直接进行w的递归调用,因为w没有访问过;第二种情况是w已经被访问过,忽略对w的调用。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种情况下,v-w是形成了一个回边,也就是说,实际上与原来的递归调用路径形成了一个环。这点很有用。对边的第二次访问,都忽略递归调用,也存在两种情况,第一种是访问的节点是其父节点;第二种是访问的节点的递归调用已经完成,而本节点还在进行递归调用。
总结一句话:边分为树边(进行递归调用的边)和回边(不进行递归调用的边,形成环的边)。根据访问次数,可以分为四种链接:树链接,父链接(树边的两次访问);回链接,下链接(回边的对应的两次访问)。
怎么来识别这些边呢?因为树的递归调用,在调用前,我们使用一个数组ord来记录调用的秩序,类似树的前序遍历,再使用一个数组st来记录每条递归调用边的父节点。通过这两个数组就可以识别上面的边的两次访问情况。
对于每次边的调用v-w
1) ord[w]=-1,那么v-w是树链接,进行递归调用。
2) ord[w]<ord[v],说明w已经原来进行访问过,如果st[v]=w,则v-w是父链接。否则是回链接。(既然是回链接,则指向的节点肯定已经先访问过)。
3) ord[w]>ord[v],则v-w是下链接,w节点的递归调用已经完成,v节点还在进行。
DFS的应用:
1) 环的检测,这个是很容易。根据上面的分析,判断是否是回链接就可以实现。
2) 可分离图:就是说图中存在桥(一个桥是一条特定的边,可以把一个连通图分解为不相交的两个子图)的图。根据DFS的边的特性的分析,回边是不可能是桥。桥v-w有个特性,对于节点w,没有一条回边将其子孙与其某个祖先相连。可以使用一个数组来记录节点w为根的的子树中任何回边所引用的最小前序编号(ord值)。
public void dfs (int v) {
ord[v] = cnt++;
low[v] = ord[v];
for (int w : G.adj(v)) {
if (ord[w] == -1) {

st[w] = v;
dfs2(w);
/**
* 访问完一个节点后,看这个节点子树中回边指向的最小祖先节点
*/
if (low[v] > low[w])
low[v] = low[w];
/**
* 一个节点回边指向的最先祖先节点是其本身,那么这条边是桥
*/
if (low[w] == ord[w]) {
System.out.println(v + "-------------------->" + w
+ " is bridge!");
}
} else

if (st[v] != w && ord[w] < ord[v]) {
/**
* 节点v的子节点的回边的节点小于本节点记录值
*/
if (low[v] > ord[w])
low[v] = ord[w];

}
}

}
3)图的连通性。
0
0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